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致富项目 > 项目讨论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互联网+农业,牵引农业产业化“高铁”

    乡村老农     2018-12-17 21:51:37     浏览:8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乡村老农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
    “互联网+农业”——牵引农业产业化“高铁”

    如果将农业产业化比作一列“高铁”,它将种养、管护、生产、加工、物流、销售等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。要使这辆“高铁”跑得更快更高效,就离不开由互联网技术支撑的高速通道。要确保这些高速通道的顺畅,既需要来自政府的顶层设计,也需要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融入。2015年全国“两会”期间,“互联网+”概念风靡全国,农业也因站在互联网的风口,使农业产业化这列“高铁”步入发展轨道快速行驶!

    ●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

    长此以往,农业中存在的三大问题:一是信息不对称,导致农业产能过剩;二是地处偏远的农村,产品不能直接跟市场对接;三是许多美景“养在深闺”人未识。

    上述三大问题因互联网的介入逐步解除了“魔咒”,迎来了乡村旅游的4.0时代: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,互联网的信息共享特点使农业产业信息透明,跳出农业走泛旅游的道路,农业产业走互补发展战略;针对市场对接问题,互联网架起了产品与市场的友谊桥,订单农业使农户即使在偏远的农村也能走致富,稳收之路;针对自然资源问题,价格低廉的互联网营销,使酒香不再怕巷子深!

    ●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农业中去

    当前零散的土地已不适应互联网农业生产的要求,必须要将土地集中起来,进行产业化、规模化经营,这样才能体现互联网技术的全覆盖、无缝渗透、高效互联的优势,从而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。近年来,政府已把互联网当成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,各级有关支农惠农的政策文件中,都突出了互联网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。从农产品生产到培育龙头企业,从发展现代物流、电子商务到信息服务进村入户,无不依赖于农业互联网的发展。而在网络巨头企业的推动下,电商领域的表现最为抢眼。“消费品下乡,农产品进城”的双向流通体系逐渐成形,阿里巴巴、京东等借“电商下乡”在乡村建立运营体系,激活农村电商生态体系。可以说,电商领域的先行,让农产品产地和终端消费实现了点对点的“直连”。

    作为互联网范畴内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,让不少地方的种养业发生了巨大转变。大棚果蔬实现自动滴灌、牛羊饲喂自动投料、大田作物管护数据实时传输,特别是借助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完善,农产品生产从种养、管护、收获、加工到销售、物流等环节,实现了数据化传输、信息化管理。

    众多涉农企业甚至是产地农民大量创建网店,消费者网购新鲜而纯正的农产品不再是件难事。比如,新疆农村,虽距内地遥远,可他们照样将枣、葡萄干、巴旦木等干果“火”到了全国。当地家家户户都种有果木,于是就形成了父母负责生产、子女负责电商运营的格局,不少加工企业更是将这些产业村和“人才”招致麾下,利用互联网模式和电商销售渠道,将地方农产品做出了更大规模的产业效应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。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意识到“互联网+”时代势不可挡的同时,如何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充分融入农业中去,实现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升级换代。这其中,企业界应该会有更好的“表现”。

    分析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,由于互联网的强力渗透,农业产业化链条上的经营者、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均已发生本质变化。从经营者来看,站在田间“运筹帷幄”的将是更多具有互联网思维、掌握网络技术的农业企业家和新型职业农民。他们以公司等为经营载体,深谙农业产业化思路,具备现代农业经营理念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