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儋州中和宁济庙简介
请品读:
宁济庙的烟尘历史
儋州市中和镇州前街南,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宇,名叫宁济庙。它始建于唐初,是海南建筑年代最早的洗庙。宋绍兴年间,封洗夫人为显应夫人,名其庙为“宁济”。
宋高宗赵构亲题庙额诰:
儋耳在海岛之中,民黎杂居。厥田下下,弥寇攘患,格丰登之祥,唯神之功,宽朕之忧。顾未加瞿茀,阙孰甚焉。其致为小君,易二百年之称号,尚凭宠命,弥广灵釐。
◐
/01
宁济庙占地面积908平方米。庙为三进式院落,建有正殿、中堂、柔惠亭、陈列馆等。庙宇新亭耸翠,殿宇堂皇,九具黎首石雕存放于院中,令人发思古之幽情。
宁济庙1984年4月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同年11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宁济庙历代几经兴衰,《县志》记载:“来已立庙”,“自宋迄明,时有重修,”在宋代,庙曾一度衰落,苏东坡谪居儋州时曾去拜,无限感慨“庙貌空复存,碑版漫无辞”。
IMG_0853.jpg
IMG_0848.jpg
◐
/02
清同治年间(1863、1874)游击冼振廷武营联捐重修。光绪二十七,八年(1902-1903)城民捐资新建神阁、八角亭、及修葺正殿、头门等。1920年宁济庙遭受劫难,毁坏惨重。1923年修复中殿及头门,1924年重修正殿,1929年重修前堂。抗日战争时期,日本人入侵海南,时局动乱,宁济庙又一次惨遭破坏。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后,拨乱反正,各地文物古迹得以重视。
1988年以后中和群众和旅台同胞多次捐资重修宁济庙。1988年新修复的正殿为穿斗抬梁式木结构,硬山式屋顶,上盖绿色琉璃瓦。1989年旅台同胞林振华、符献廷、陈理之、符衍绪、王肇年等捐资重建的柔惠亭为单檐歇山顶,绿色琉璃瓦盖顶。
1997年旅台同胞王在武捐资重修的东西两侧围墙镌刻的壁雕,花卉色彩绚丽。重修的照壁墙上彩绘麒麟栩栩如生、红赭色的头门庄重而古朴,还有历代碑刻檔联和牌匾把人们带进历史的长河中。
2003年群众和旅台同胞王在武再次捐资新建春晖堂(陈列馆),展出有关冼夫人的书籍、绘画和书法等。
IMG_0858.jpg
IMG_0849.jpg
◐
/03
宁济庙所藏的文物十分珍贵。
现存的古井相传为梁武帝大同年间所凿,九具黎首属唐代工艺,明代的铜铸香炉;清代的碑记,还有民国时期的冼夫人木质金身坐像等。
这些文物为研究海南民族关系史、冼夫人在儋州的功业和儋州的工艺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。
宁济庙是儋州人民缅怀和祭祀冼夫人的重要场所。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(冼夫人出征日)和十一月二十四日(冼夫人出生日)中和地区的群众都举行声势浩大的活动缅怀冼夫人。这时宁济庙香火旺盛,锣鼓喧天,热闹非凡。
IMG_0860.jpg
undefined
◐
/04
修复后的宁济庙吸引大批的专家学者、党政要人和游客纷至沓来。1982年冼夫人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,与会代表专程来考察。2001年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也前来参观。
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,宁济庙成立了管理机构,文物逐步得到修复,庙内设施日臻完善。它将以新的风貌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基地,同时迎接四面八方的游人浏览参观。
IMG_0845.jpg
完